平乐县:找准“结合点”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近年来,平乐县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实践,通过软实力与硬件设施、供与需、学与用相结合,不断提升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质效。
软硬结合,夯实干部教育培训基础。打造硬件设施,依托红色资源、产业优势资源,精心打造平乐县宏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张家镇青草塘红色教育基地等8个独具特色的现场教学点;整合村级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立县乡村三级远教培训站点158个,形成纵横相交的教育培训网络。提升软实力,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将党校教师、司法、农业等行政部门业务骨干、企业人才、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农村“土专家”等纳入师资库,遴选县级讲师21名、乡镇级讲师45名,以高质量师资队伍确保高质量教育培训;按照“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原则,多形式、多渠道选聘69名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近年来,充分利用县内阵地、师资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培训300余期,培训干部2.6万人次。
供需结合,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度。突出干部需求,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教学反馈等方式,广泛征求干部在培训内容和方式上的意见建议50余条,全面掌握各领域干部培训需求。突出岗位需要,按照科级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党外干部、驻村干部、女干部、村(社区)干部等不同层级和类别科学设置培训课程,针对新任村干部,重点设置党建知识业务培训、“新时期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村干部”等专题;针对驻村队员,重点开展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村实用新技术等专题培训。突出部门需求,联合县人大、直属机关工委、应急等12家县直单位,开设群众工作、项目建设、社会治理创新、道德修养、民主法治、政治理论、党务知识等专题培训班,丰富干部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
学用结合,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探索推行“考学”机制,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党纪法规知识、社会治理方面内容建立“平乐县干部教育培训‘考学’试题库”,根据新录用公务员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等不同班次分类施考,将考学结果存入干部教育培训档案,作为干部评优评先、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文明创建、基层治理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业务培训100余期,并结合培训情况,安排干部深入实地掌握实情、查摆不足,形成“理论+实践”循环转化新模式,推动广大干部深入一线,将所学转化为所用。
桂ICP备11002459号 桂公网安备 45033002000105号 浏览本网站,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桂林电信桂林热线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