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基层党建工作简报(第25期)
县委书记谷海洪深入大发瑶族乡调研
谷海洪一行首先来到了该乡的印山村委,听取了当地党委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仔细询问了“五大工程”、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随后,走访看望了贫困户代表廖光财、莫启能,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的生产生活情况,鼓励他们要有信心改变贫困状况。
在该乡党建示范点福瑶村委,谷海洪一行一边参观干净别致的村级活动场所,一边听取村党支部负责人的汇报,在了解到福瑶村委所在地正准备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后,谷海洪强调,特色村寨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充分利用瑶族乡的民族风俗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打响“生态旅游”这张牌,要在基础设施、村寨楼房改造、卫生条件上下功夫,让游客在这里留得住、住得下、玩得开心。同时要根据“一江三路”总体规划,把大发瑶族乡变成桂江旅游的驿站。
县领导王秉阳、欧阳凯也结合实际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大发瑶族乡党委 王开军)
好风凭借力 扬帆正当时
——平乐县沙子镇以党建为引擎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结合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2015年8月,沙子镇被列入桂林市第二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项目。在开展项目建设中,沙子镇党委以抓党建为“引擎”,积极构建全镇发展一盘棋管理模式,着力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真抓实干凸显共产党员本色,干群齐心共建美丽生态人居“标杆镇”,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
党委决策绘宏图,攻坚克难在一线。为确保城镇化示范乡镇项目建设在短时间完成,把沙子镇建设成集镇协调美,镇强民富和谐美,镇容整洁生活美,镇风文明生态美的“四美”乡镇。沙子镇党委确立了以党委为核心,群众为主体,镇党干部村街代表为骨干的网络体系,按照“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彰显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思路,把改善人居环境与当地传统历史文化、山水风光结合起来,对镇风貌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景点节点打造、环境综合治理等20多个项目进行规划设计,融入沙子文化元素,彰显地域特色。县委县政府领导干部“一线办公”,一线调度、一线抓落实,现场查问题、解难题、促落实。
党员先锋显本色,真抓实干搞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成立了沙子村(街)57名群众代表组成村(街)改善人居环境领导小组,整合全镇党员干部力量,组成8个现场指导小组。结合沙子镇实际共规划24个项目,现完成了立面改造、主街道电力、通信缆线下地、排污给水管网建设、人行道建设、沿线绿化美化亮化等16个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委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示范带头作用,集结各方力量,凝聚民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党员带头参与,做表率,用“白+黑”、“5+2”的工作干劲,工作组的党员干部深入宣传,走门入户的宣讲镇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项目和预期效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沙子村委主任、党员李志华主动拆除自家20多平方米的遮阴棚,并动员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主动拆除自家搭建的临时建筑200多平方米。形成了沙子搞建设,谋发展,党员带头,群众人人出力,个个配合的良好氛围。
千年昭州好景色,美丽沙子露新颜。走进沙子,那仿古门楼,古色古香,古韵古味。那装扮一新的沿街房子,小青瓦、白粉墙、木格窗,精巧玲珑的楼阁,缕刻精美的花纹图案,宽敞整洁的街道,崭新矗立着的路灯,充分彰显着千年古昭州的民居和乡土特色风貌特征,展现着美丽沙子的新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沙子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构建了绿色生态、历史文化、和谐人居和旅游发展的新格局。有了新容有了新气象,镇党委结合村(街)支部力量,成立集镇管理委员会,形成集镇日常管理以村街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村(街)委为管理主体的机制。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义务巡逻、义务劳动等各种活动,强化集镇环境卫生、美化绿化、乱停乱放监管等,集镇面貌发生明显改观。
风正帆悬正当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沙子镇气势如虹,成果斐然,党旗飘飘。
(沙子镇党委 喻晨)
桂ICP备11002459号 桂公网安备 45033002000105号 浏览本网站,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桂林电信桂林热线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