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基层党建工作简报(第22期)
平乐县四项措施抓实“两新”党组织组建工作
平乐县深入开展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大行动,通过抓领导,抓台帐,抓措施,抓制度“四抓”,强力促进“两新”党组织和工作“双覆盖”,有形、有效“双覆盖”。
抓组织领导,形成合力。始终把加强领导放在首位,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要求基层党(工)委出台工作方案和成立领导机构,做到有专人负责。年初,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纳入农村党建工作,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管理,并作为“基层组织工作规范年”的重要内容,将此项工作列入2015年基层党(工)委党建述职评议中,明确工作责任。同时,全县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组织部总协调,下设办公室,抽调民政、工商、工信、乡镇党委等部门为组员,合力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抓调查摸底,建立台帐。牵头单位分类调查摸底,按照“部门带头、乡镇配合”的原则,10个乡镇、22个县直单位按照“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进农村”五进工作法,到有实体、有人员、有经营活动的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逐户走访,全面开展“地毯式”摸查,摸清“两新”组织基本情况、建立党组织情况、发展党员情况、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出资人思想状况, 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档案和数据库,按“一企一册”进行台账管理,定期更新,实行动态管理,由专人负责统计工作,为组建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
抓分析研究,制定措施。围绕县委“一江三路”目标,在漓﹝桂﹞江沿岸、国道、省道、县道沿线重点抓好符合条件的企业、社会组织、专业协会等党组织建设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巩固一个。灵活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派员组建等形式,开展党组织组建工作。目前,全县267家“两新”组织中,已建立党组织91个,其中单独建立75个,联合建立16个,下派党建指导员247名 ,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做到了符合条件组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100%建立党组织,规模以上非公企业100%建立党组织,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和专职(从业)人员10人以上的社会组织100%有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100%选派党建指导员,实现了4个100%目标。
抓建章立制,确保成效。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组织部牵头抓总,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具体负责,协调统战、民政、工信、工商、农业、教育、民政、卫生、税务、总工会、共青团等有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实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16名县科级以上干部对所分管的行业分类挂钩联系全程指导,17名乡镇党务工作者对本乡镇“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具体指导。建立党建指导员工作制度、“双重隶属”制度、巡视督查制度、通报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同时,深入开展“五送”活动,即送一块标牌、一面党旗、一枚印章、一套党建资料并争取一笔启动资金,在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及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帮扶和指导,确保“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出成效。
(姚小琼)
平乐镇规范党员档案管理
针对发展党员过程中档案材料缺失、逻辑关系混乱、涂改现象严重等现象,平乐镇通过强化培训、归类齐全、督促检查等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整顿,进一步规范党员档案管理。
强化业务培训提升能力。为做好党员档案规范管理,该镇在发展党员前期通过举办培训班,加强组织干事和各村(居)党支部书记对《党章》、《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党的基本知识培训。中期进行“面对面”式的党员档案填写,讲解《档案法》等相关业务知识。后期加强监督指导,补齐缺失材料、重写涂改材料等。教育引导他们吃透政策、严守纪律、照章办事,为广大农村党员提供细致周到和便捷高效的管理与服务。目前,举办党务工作者培训班30余次,培训党务工作者50余人,其中针对发展党员工作业务专题培训达10余次。
统一标准确保归类齐全。一是对全镇33个村(居)党支部及所辖22个支部党员组织关系进行全面的梳理排查,结合党组织及党员的实际情况,分类建立完善党员信息库。二是特别对流动党员档案单独放置、登记在册,实行一人一档、统一编号,实现党员档案与党员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三是对各支部党员分别按照关系档案一致、有关系无档案、关系转出党员档案、死亡党员档案、受处分党员档案的标准进行分类整理。
加强督促检查讲究实效。该镇加强对新发展党员档案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党员档案不达标的坚决不予发展。同时将农村党员党籍档案管理纳入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随机抽查、集中检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督查考评制度,研究制定党员档案管理规程,明确管理标准,加强业务指导,规范工作流程,带动促进农村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普遍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平乐镇党委 全红兰)
桂ICP备11002459号 桂公网安备 45033002000105号 浏览本网站,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桂林电信桂林热线运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