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出任昭州郡守的天才诗人
添加时间:2011/8/23  来源:本站  点击量:18228

                李商隐:出任昭州郡守的天才诗人


                                  摘自《广西日报》

                                      潘茨宣

  


    人们喜欢“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这千古名句,因为它让人看到了黄昏的美丽,听到了大爱的无言。很多人知道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晚晴》一诗:“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全唐诗》卷540-40)但也有人不一定知道,《晚晴》这首著名的诗作,竟是这位晚唐大诗人在岭南小城桂林的寓所里吟出。
  近年,有学者根据《晚晴》诗中“深居俯夹城”和“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等句,考证出李商隐寓桂时期居所遗址当在今叠彩山东南山脚紧靠江滨处,也就是原桂林地区行署宿舍大院里。
  然而,这位可与杜甫、李白、王维比肩的伟大诗人,不在京城长安当官,为什么却不远万里来到桂州“支边”呢?

                                                                                  李商隐画像          

     朋党倾轧 不容天才诗人                                          

  李商隐,字义山,唐代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公元813年在新郑县出生。李商隐是唐朝上千诗人中极富才华的一位,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在当时已享有很高赞誉的李商隐,一生大部分时间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不得志。39岁那年,才结束漂泊不定的生活,被补授为太学博士,43岁被推荐为盐铁推官。公元858年,李商隐在贫病交加中英年早逝,享年只有46岁。
  李商隐存留下来的诗,共有600余首,大部分收录在《玉溪生诗集》或《樊南文集》里。其数量和质量,在唐诗中均属上乘。李商隐的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他的诗歌中,关心现实、忧国忧民、渴望政治清明、有所抱负的内容占大多数。李商隐的诗在创作手法上,众采百家,自成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诗构思奇妙、用典精巧、辞清句丽、情调委婉、流畅上口,被千古传诵,已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品。王安石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唐诗在盛唐达到顶峰后,到晚唐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公先真帝子,我系本王孙。”(《哭遂州肖侍郎二十四韵》)李商隐与李贺一样,都是唐室宗亲,都属汉将军李广的后代,但由于先祖没有被编入族谱,因此没有得到唐李王室的承认,自高祖代家境已经没落,祖辈几代任官均高不过县令,其父李嗣曾任获嘉县令。
  李商隐从小颖悟,16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这一技之长成为他后来谋生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种技能。
  李商隐生活的晚唐,藩镇割据、朋党倾轧、战乱频仍,已和“以诗取士”的初、盛唐大相径庭。26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穷愁潦倒,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开成二年,李商隐考中进士,开成四年,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之职,当上七品朝官;之后又辗转几个地方为别人幕僚。会昌二年的春天,才又通过考试被授予秘书省正字,如愿以偿地返回了京城长安。可这个职位仅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比之前的校书郎还低两级。官越当越小了,李商隐心里郁闷和窝气,便借追忆昨夜与意中人共赴盛会的场景,写下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履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全唐诗》卷539-103)的名篇。像他许多寄寓身世感慨或意绪复杂的诗歌一样,这首著名的诗他又给起了《无题》诗名。
  后来母亲去世,李商隐离职丁忧,三年后又回来担任秘书省正字,这次已是他第三次进秘书省了。
  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二月,给事中郑亚出为桂州刺史、桂管防御观察使。郑亚是荥阳人,和李商隐是同乡。郑亚很赏识小同乡的文学才干,两人交情颇厚。此次郑亚外任地方官,请李商隐入幕。
  李商隐服阕复官已一年多,毫无升迁希望。久滞长安,事业无成,他感到厌倦和失望,又加上生活困厄,朝廷隐伏着危机,自己被夹在牛李党争的缝隙之间,时时有一种莫名的威胁袭来。他渴望冲出这沉闷的生活,到一个新的天地里追求新的理想,于是欣然接受郑亚的辟聘。
  大中元年三月初,李商隐伤心地告别妻子幼儿,辞掉秘书省的职务,与郑亚南行来到了山水如画的桂州。
  初到桂林,夜深人静之时,美丽的桂林风光没能给诗人带来惬意安适,却尖锐地触动了诗人身临异乡的孤独感和漂泊感,他写下诗作《桂林》、《桂林路中作》记录这种情绪。
  李商隐许多诗里都提到“贾生”。“贾生”即贾谊,西汉前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少年得志,才华横溢,但后来遭人猜忌排斥,抑郁而死。李商隐爱自比贾谊,感叹不为世用。到桂林后他作了一首专门写贾谊的诗《贾生》,抱怨皇上不能真正重视贾生,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饱含着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云:“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卷。”(《全唐诗》卷540-149)。
  
    幽草幸遇晚晴,越鸟喜归乾巢

  尽管李商隐一生坎坷,但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抱负,坚信自己必将为世所用。他在桂林写下咏志诗《高松》,以“高松”自喻,赞颂松树高洁不凡的品格,相信高松总会有朝一日成为珍贵的药物,发挥罕有的功能。诗中吟道:“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郑亚确实对李商隐十分信任,到达桂州不久,请商隐为掌书记,不久擢为观察支使。这是仅次于正、副观察使的高级幕僚,从六品上阶,在李商隐的仕途上算得上最高的官品了。
  郑亚的信任,给刚刚从被牛党之争排挤中脱身出来的李商隐一种感情上的慰藉。南方多雨的天气,傍晚短暂的晴空带来的美丽和美好,都极大触动他的心灵。他用难得的愉悦心情写下了《晚晴》。他用桂林夹城之中毫不起眼的小草托寓自己的命运;觉得自己就像久遭雨淋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晖而平添生意。这种伤感又导致了感慨“天意”,更感慨人间毕竟还有知音,所以感慨“人间重晚晴”。他仿佛变得豁达和开朗。尽管仕途坎坷,党争无情,但山水有情,人世间还有真情在。
  走遍了南北东西,李商隐才终于在桂林这座百越山城触景兴感,忽生“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的奇想。这是诗人逆境之中对人世间情意最深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不久,桂观察使辖下的昭州(今平乐县)民怨沸腾,爆发动乱。百姓聚众闹事,反对官府。原因是昭州官场腐败,大小官员长期以来贪赃枉法,任意欺压盘剥百姓,以致民不聊生。更有甚之,动乱刚起,州刺史等官员如鸟兽散,竟弃岗逃得无影无踪。昭州群龙无首,更加混乱。
  郑亚观察使立即罢掉郡守等一批官员,让李商隐到昭州代理郡守。
  郑亚相信李商隐有能力管好昭州,之所以“代理”,是任命的权限在朝廷。郑亚打算先给李商隐一个表现平台,干出点政绩,再向朝廷举荐正式任命。
  昭州当时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很恶劣。李商隐到平乐后,顺桂江下至龙平县(今昭平县)考察风土民情。龙平县城交通不便,只有驿前街头有一驿站;城郊野草丛生,时有老虎出没;桂江两岸,疟疾流行。面对此情,李商隐不禁感慨万千,他写下《昭州》和《异俗二首》诗篇,描述了昭州的罪恶的社会现实,字里行间渗透了对民众的同情。
  李商隐素有“欲回天地入扁舟” 的抱负,对此局面也觉怅然。他当然清楚郑亚对自己的好意和寄托的厚望,更知道重建官府威信、整顿昭州乱象的艰难。但入仕以来还没有得到过一个与自己才能相配的职位来一展抱负。现得此机会,自然要使出全身解数了。李商隐一面反腐惩贪,整肃官场;一面安抚百姓,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代理郡守的努力很快就见成效了:昭州的社会秩序很快恢复,衙门也变得井然有序起来,百姓回到田园耕作,市井又现昔日繁华……
  昭州有了变化,百姓逐渐觉得新来的郡守确实不一样。李商隐再乘舟沿漓江南下考察民情,便得百姓好感。他写下了诗歌《江村题壁》,盛赞漓江沿岸江村之恬静优美和农家的热情好客。
  正当李商隐要继续强化对昭州的治理时,牛党又举起了报复的砍刀。郑亚被朝廷贬谪了,被调任循州刺史,官职降了好几级。没了郑亚这座靠山,李商隐的昭州郡守也做不下去了。
  美丽的春花刚开就要凋落,刚到桂州上任一年,才华还未施展就要下台,速度之快令人愁苦惆怅与无可奈何。李商隐只能将无奈寄予诗歌《即日》之中。
  李商隐在桂林生活近一年,今存桂幕期间创作的诗歌约40首、骈文数十篇。桂幕时期是李商隐诗歌创作和骈文创作的重要时期之一。昭州代理郡守李商隐的寓桂诗文给广西本土文化增添了浓浓的色彩。


版权所有: 中共平乐县委组织部 地址:平乐镇中华街45号 电话:(0773)7882285 Email:plzzb2285@163.com
桂ICP备11002459号 桂公网安备 45033002000105号 浏览本网站,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技术支持:桂林电信桂林热线运营中心